主页 > 新闻 >
文化遗存现今模样:母亲河,她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2023-01-16 09:37 | 来源:未知
冬阳下的原野,恬适怡人:水洗过般的瓦块云飘过一拨又一拨,被人追赶着似的往前跑;云脚下,是一棵挨一棵合抱粗的梨树;而梨树丛中,掩映着一排排崭新的农家小楼——这里属安徽省砀山县的良梨镇,以盛产皮薄多汁、入口酥化的砀山梨著称。
步入梨树园,梨农们正埋头剪枝压枝、挖沟施肥。听说是从京城来的记者,一位大婶乐呵呵地说:“闺女,你应该过3个月再来。那时候,百万亩梨花都开了,美着呢!全国各地游客都往这儿跑呢。”
很难想象,记者置身的所在,竟是两百年前的黄河河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泛彼柏舟,在彼中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诗经》中的“河”,指的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与后世对黄河的认知不同,那时“河水清且涟漪”,一派悠然。然而,自《汉书》起,“河”开始多了另外一个名号“黄河”,泥沙成了河的主角,后代诗词对黄河的描写也变为刘禹锡笔下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李白吟诵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
“虎可搏,河难凭”,文辞之变的背后,是黄河带给人们的深深恐惧。因气候变迁、人类活动影响、流经黄土高原,让这条浩荡大河的泥沙含量居世界河流之冠。“黄河斗水,泥居其七。”千百年来泥沙淤积不断抬高下游河床,而两岸堤防也只能随之加高,黄河成为“地上悬河”。
“善淤”的黄河,越来越桀骜不驯,“善决”“善徙”导致水患频仍。据统计,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0余次,改道26次。“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并非虚言。
决口改道,给两岸民众带来深重灾难。历史上的黄河洪水曾北抵天津,南达江淮,范围波及冀、鲁、豫、苏、皖五省。闻名遐迩的古都开封就曾6次被淹,层层淤泥,将《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湮没于黄沙之下。“道光二十三,洪水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时至今日,河南省陕州区一带仍流传的这则民谣,记录了1843年洪水泛滥印刻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噩梦。
翻开黄河历次改道图,可以看到,在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之前,黄河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迁徙,注入渤海。而这一年,开封守将杜充为抵御金兵,在滑州李固渡扒堤决口“以水当兵”,导致黄河从此向南摆动改道,袭夺淮河水系,流入黄海。自此,决口和改道次数激增,令“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胜景不再,留下无数“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的人间悲剧。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附近再次决口,也再次改道,北流汇入渤海。从此,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留下一条蜿蜒于豫鲁皖苏四省交界之地的“明清黄河故道”。记者寻访母亲河来到的第一站——安徽省砀山县良梨镇,就系“明清黄河故道”。
离开良梨镇,记者来到山东省利津县盐窝镇。这里离现今的黄河入海口已不远。
“小时候,一发大水,就漫过河堤,人得赶紧转移,庄稼泡在水里。”利津县盐窝镇后左村党支部书记李美玲在黄河滩区长大,她告诉记者,“这些年,河堤不断加固,河道越来越深。前两年那么大的洪水,也没淹上岸。”
李美玲说的大洪水,是2021年秋季黄河中下游遭遇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秋汛——7轮秋雨连番登场,黄河干流9天内出现3次编号洪水,下游河道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大流量洪水过程持续近30天……在如此严峻形势下,黄河防汛取得了“不伤亡、不漫滩、不跑坝”的成绩。
黄河故道的沧桑变迁,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一个缩影。
“善治国者,必善治水。”治理黄河,历来是治国兴邦的大事。历代志士仁人曾提出了各种治黄设想,但受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治理能力,每每徒劳无果。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黄事业在炮火硝烟中起步,开启了黄河治理的新纪元。1952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出京视察就来到黄河,指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成为动员人民治理黄河的响亮号角。
“70多年来,党和国家在黄河防汛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先后四次加高培厚堤防,加固堤防1300多千米,新建、改建、加固险工、控导500多处,修建坝垛14000多道……”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方案技术处处长任伟告诉记者。
改变黄河“善淤”特性,重在治理水土流失。
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水土流失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顿。离开盐窝镇,记者又来到陕西省绥德县崔家湾镇。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绥德水保站总工程师党维勤正在这个镇的李家岔村大沟淤地坝工程现场进行指导。他告诉记者,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绥德属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是造成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主要源头之一。从1952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开始淤地坝试验研究工作——在沟里修个坝,坡上下来的泥沙被拦住,慢慢淤成大片良田。“坝地土肥还能保水,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记者查阅了资料:经过淤地坝、坡改梯、小流域综合治理,黄河流域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96万平方千米,水土保持措施年拦减入黄泥沙4.35亿吨,黄土高原林草植被覆盖率达67%,主色调由“黄”变“绿”,由绿变美!
在加高培厚堤防、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水利专家们还瞄准“根治黄河”发力。
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被视为黄河“地上悬河”的起点,此处河床比郑州市区高4~6米。在河南惠金河务局东大坝花园口险工120号坝坝坡上,标注着一幅洪水水位图,上面的5条水位线异常醒目。东大坝管理班班长王培杰指着其中的2条向记者解释:“你看,这是2010年7月的洪水水位线,与1996年8月那次流量相差不大,水位却低了1.57米。这说明黄河河槽高度在逐步下降。”
自2002年起,黄河持续实施调水调沙,通过水库联合调度,用“人造洪水”形成连续泄流冲力,把淤积在河道及水库中的泥沙尽可能多地送入大海。这一创造性的方法实施21年来,河道主槽最小过流能力由2002年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目前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使黄河下游河道主槽平均下切已达3.1米,彻底改写了黄河“地上悬河”淤积抬高的历史!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安澜,这一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正从愿景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编辑:小编